当焦虑与迷茫成为青春中偶尔的“不速之客”,如何与内心和解、为心灵赋能?9月18日,学前教育2308班在秀海7舍“文教青年”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举办“书写心迹·绘聚力量·畅聊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以多元互动为纽带,引导同学们通过书写梳理心绪、用画笔勾勒心声、在坦诚交流中彼此支持。在这场温暖共享的聚会中,大家共同体验压力的释放与自我的觉察,一起探寻心灵成长的密码。
书写心迹:落笔之间,见自我接纳
活动专设“心事树洞”书写区,鼓励同学们以纸笔为媒,坦然记录情绪。无论是“考前失眠的焦虑”,还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次真诚的自我对话。有同学分享:“把烦恼写下来,仿佛卸下了一块石头。” 无需他人的评判或指导,这简单的书写本身,就已是一种温暖的疗愈。

绘画疗愈:色彩之中,藏情绪共鸣
画笔同样成为表达内心的窗口。在绘画疗愈环节,同学们借助色彩与线条勾勒出独特的情绪图谱——有人以明快的暖色调描绘“洒满阳光的书桌”,寄托对安宁的向往;有人用交错缠绕的线条,隐喻思绪的波动与纾解;也有同学画出“牵手的小人”,传递对支持与陪伴的渴望。这些无声的画作,成为跨越语言的心灵对话,让每一份细腻的情感都被看见、被理解。

围坐畅谈:倾听之中,生群体温暖
在轻松安全的交流环境中,同学们逐渐打开心扉,围绕学业压力、人际相处、职业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从“不敢说”到“主动分享”,大家彼此倾听、相互启发。有人推荐运动解压,有人分享情绪日记法,更多人在对话中意识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会这样。”在心理志愿者的温和引导下,交流成为支撑彼此的力量之源。

从心出发:成长是一场温暖的同行
本次活动不仅引导同学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正视成长中的心理波动,更深刻传递出 “心理健康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同行” 的核心理念。同学们在互动中真切体悟到:主动袒露心声是打破心理壁垒的勇气,耐心倾听回应是传递温暖的善意,这份 “表达与倾听” 的双向奔赴,本身就是最质朴也最有力的治愈力量。
关注自我内心成长、彼此传递温暖支持,已不再是零散的个体自觉,正升华为浸润校园肌理的文明新风尚,为构建充满人文关怀与心理韧性的校园共同体注入了持久而温暖的能量。班级负责人表示,希望可以持续搭建这样的心灵驿站,陪伴每一位同学心向暖阳,踏实前行。

